發表文章

回傳( PostBack) 與事件執行的先後順序

系統預設 PostBack 是 False 程式每次執行時,一定都會先讀 Page_Load 事件 接下來再依照每個控制項之事件先後順序執行 故可以在 Page_Load 判斷使用者是否第一次登入(執行程式碼),例如         if (!Page.IsPostBack)         {             Response.Write("歡迎光臨");             Response.Write("is Not PostBack<br>");         }         else         {             Response.Write("歡迎再次光臨");             Response.Write("isPostBack <br>");         }

DataTextField和DataValueField 搞不清啊

看原文說是不懂意思,後來發現沒有那麼困難,解釋如下: DataTextField 是給用戶看的 DataValueField 誰給自己用的 <!--呈現在HTML裡就是這樣的效果//> <option value= DataValueField > DataTextField </option>
資料來源: C#    DateTime.ToString()用法詳解 獲得計算機內已經安裝的區域選項所有列表 CultureInfo.GetCultures(CultureTypes.InstalledWin32Cultures) 獲得當前區域選項 CultureInfo.CurrentCulture 常用區域選項 CultureInfo[] cultures = {  new  CultureInfo(  "en-US"  ),  new  CultureInfo(  "fr-FR"  ),  new CultureInfo(  "it-IT"  )  ,   new  CultureInfo(  "de-DE"  )     ,   new  CultureInfo(  " zh-CN"  )    }; 我們經常會遇到對時間進行轉換,達到不同的顯示效果,默認格式為:2006-6-6 14:33:34  如果要換成成200606,06-2006,2006-6-6或更多的格式該怎麼辦呢? 這裡將要用到:DateTime.ToString的方法(String, IFormatProvider) 示例: using System; using System.Globalization; String format="D"; DateTime date=DataTime.Now; Response.Write(date.ToString(format, DateTimeFormatInfo.InvariantInfo)); 結果輸出 Thursday, June 16, 2006 在這裡列出了參數format格式詳細用法 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格式字符關聯屬性/說明  d ShortDatePattern  D LongDatePatte...

MSSQL 使用命令方式備份資料庫

原因:有時MSSLQ 就沒有提供工具備份資料庫,這時使用命令的方式就可以解決了 -- backupMSSqlDataScripts.sql 備份資料庫的 backupMSSqlDataScripts.sql 檔案 BACKUP DATABASE [備份資料庫名稱] TO  DISK = N'備份絕對路徑' WITH NOFORMAT, NOINIT,  NAME = N'備份資料庫名稱-完整 資料庫 備份', SKIP, NOREWIND, NOUNLOAD,  STATS = 10 GO rem 執行備份的批次檔 sqlcmd -S  .\SQLEXPRESS -E -i E:\scripts\backupMSSqlDataScripts.sql

MS SQL ldf檔太大處理

方法:截斷交易記錄檔->壓縮交易記錄檔 1、截斷交易記錄檔:將資料庫「復原模式」改為「簡單」,即可即斷交易記檔 關於復原模式的官方說明: http://msdn.microsoft.com/zh-tw/library/ms189275%28v=sql.105%29.aspx 可以從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在資料庫上按右鍵->「屬性」->「選項」->「復原模式」進行修改, 或是直接執行以下指令修改。 ALTER DATABASE 資料庫名稱 SET RECOVERY SIMPLE 2、查 ldf 檔的邏輯名稱(name) 執行 SP_HELPDB 資料庫名稱 或 use 資料庫名稱 GO select * from sys.database_files 此時可查得 ldf 檔對應到的邏輯名稱(name),一般會是"資料庫名稱_log", 但若之前是從備份資料還原到不同名稱的資料庫,邏輯名稱(name)就可能不一樣。 3、壓縮交易記錄檔 執行以下指令後,應該可以發現ldf的檔案大小縮小成2MB use 資料庫名稱 GO DBCC SHRINKFILE('ldf的邏輯名稱',2) 4、將資料庫「復原模式」改回「完整」執行 ALTER DATABASE 資料庫名稱 SET RECOVERY FULL 備註1:mdf 和 ldf 檔的邏輯名稱(name)修改指令如下 alter database 資料庫名稱 modify file(name=舊mdf的name, newname=新mdf的name) alter database 資料庫名稱 modify file(name=舊ldf的name, newname=新ldf的name) 備註2:經測試,將資料庫「復原模式」改成「簡單」,接著改回「完整」,最後再進行「壓縮交易記錄檔」的操作,似乎也是可行。 備註3:MS SQL 2005 以前的版本, 可以使用"BACKUP LOG 資料庫名稱 WITH NO_LOG" 或"BACKUP LOG 資料庫名稱 WITH TRUNCATE_ONLY"截斷交...

SQL資料表之JOIN指令圖解介紹

圖片
資料來源 SQL除了四大指令CRUD(Create, read, update and delete)之外,最讓初學者頭痛的就是JOIN了,兩張資料表的鍵值在那邊交集來聯集去的,頭昏眼花是常有的事,因此寫下這篇文章,利用圖型來簡單表達一下JOIN的概念。 假設有Table_A, Table_B這兩資料表,資料分別如下表所示:(打星號*表示資料是重疊的) SELECT [iIndex], [cName] FROM [Table_A]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iIndex cName 1 關羽* 2 張飛 3 趙雲* 4 魏延 SELECT [iIndex], [cName] FROM [Table_B]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iIndex cName 1 劉備 2 關羽* 3 曹操 4 趙雲* 完整聯集:FULL OUTER JOIN 這個部份表示兩張資料表的全部資料都要了!請見下圖圖示: 使用指令與結果: /*** JOIN TEST 01 ***/ SELECT * FROM Table_A FULL OUTER JOIN Table_B ON Table_A.cName = Table_B.cName 完整交集:INNER JOIN 這個部份表示兩張資料表裡面,確定彼此都存在的資料我才要,其它各自只出現在自己的表中的資料全部都不要!請見下圖圖示: 使用指令與結果: /*** JOIN TEST 02 ***/ SELECT * FROM Table_A INNER JOIN Table_B ON Table_A.cName = Table_B.cName 部份聯集與完整交集:LEFT OUTER JOIN 這個部份表示在Table_A的資料我全要,但是在Table_B裡有出現在Table_A的資料我也要!請見下圖圖示: 使用指令與結果: /*** JOIN TEST 03 ***/ SELECT * FROM Table_A LEFT OUTER JOIN Table_B ON Table...

用其它的 Table 來更新資料

t1:為要被更新的資料表 t2:為來源資料表 語法: update t1 set t1.email = t2.email from t2 where t2.name = t1.name